义乌论坛 - YWBBS

努力提升新义乌人整体素质(我市关爱外来建设者纪实之四)


诚如胡小梅所言,义乌犹如一座大学校,知识的雨露润泽着这块大地上的所有人。
义乌市关爱外来建设者纪实之四

  2004年底,义乌市免费为外来创业人员举办的“外来建设者培训班”正式开班,刚刚高中毕业初到义乌的河南女孩胡小梅有幸成为首批受益者。从此,她与学习培训结下不解之缘。如今她已怀揣多本职业资格、技能比武、函授结业等方面的证书,并成为当地一家饰品企业的业务主管。“生我养我的是父母,育我哺我的是义乌,是义乌这座大学校让我学到了终生受用的知识和技能。”胡小梅由衷地说。

  诚如胡小梅所言,义乌犹如一座大学校,知识的雨露润泽着这块大地上的所有人。

  外来建设者的素质关系到义乌城市未来建设者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发展和繁荣。为此,近年来,义乌把提高外来建设者的素质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外来建设者的学习培训工作。由政府或企业“埋单”的职业技能、实用技能、商贸英语、电子商务等公益培训遍地开花,各种形式的技能比武、知识竞赛也层出不穷。

  从2000年开始,义乌市就利用中小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展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晚上和双休日开设技能培训课程,为失地农民和外来建设者提供免费培训。义乌市民大学成立后,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本上做到全年不间断。到目前为止,义乌已组织了14期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累计参加培训人数6.6万,其中外来建设者占相当一部分。与此同时,义乌针对经商人员素质、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将经商人员培训列为社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一切资源开展经商人员商贸英语口语、电子商务、商业法律知识等培训。目前,义乌已有35500多名经商人员接受了各类免费培训。

  随着外来建设者的与日俱增,培训压力越来越大,义乌开始探索外来建设者培训的新路子。2004年12月,外来建设者培训工程正式启动。为扩大培训面,劳动部门专门制作了内容丰富的外来建设者培训光盘,员工人数在100人以上的企业或有条件的其它企业,都发给培训光盘,由企业自行组织集中培训。其它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则由各镇(街)劳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所统一组织,分区域、分阶段进行。全市13个镇街根据各自实际,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到目前为止外来建设者受训人员已达20余万人。

  2006年10月中旬,义乌再次展开大规模的外来农村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为鼓励受训后的外来建设者积极参加技能考证,规定考试合格者可享受一次性职业技能培训补助,并利用规模大、具备培训条件的企业、行业协会及有条件的公民办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组织技能培训。两个多月时间里,共有2.5万人次以上的外来农村劳动者接受免费培训,培训合格率达90%以上。一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在掌握一技之长之后,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除了政府搭建的学习培训平台外,义乌众多企业都是外来建设者掌握知识、技能的很好场所。”义乌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说,义乌市不少企业主都已经意识到,企业要发展、员工素质要提高,培训学习乃当务之急。

  如真爱集团为加强员工培训工作,专门聘请了20多位专业教师,针对不同操作工种制定相应课时的培训教材,统一印刷、集中管理,建立了长效培训机制;三鼎织带集团除对新进员工实施企业文化、职业技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10余项培训外,还斥巨资引进专用设备用于操作培训,每年投入数百万元打造织带培训基地;艳庄化妆品公司2006年组织各类培训70多场,受训人员达1200人次;浪莎三农学院则设立“学院教育资金专户”,实行带薪培训,对参加培训的学员给予每月600元的工资……

  如今,外来建设者几乎融入义乌城乡的各个角落,各镇街乃至广大乡村都纷纷承担起培训外来建设者的职责。城西街道七一村专门成立外来人口管理中心,实现电脑化档案管理,村里还创办了外来人口法律培训学校,帮助外来建设者提高法律知识和综合素质。

  有播种就会有收获。一大批外来建设者经过义乌这个大熔炉的锤炼和熏陶,已经成为有知识、有技能的新义乌人,他们在各自岗位为义乌的经济社会发展默默挥洒着青春和汗水。      记者 陈金花


# 努力提升新义乌人整体素质(我市关爱外来建设者纪实之四)    {最后编辑时间:2007-03-13}

 相关内容